提起去医院看病,最烦的就是要等——看病要等,拿药也要等,每个环节都要排队。然而,当“互联网+”与医疗项目结合后,只要动动指尖,点击几下手机等移动端的屏幕,就不再要花时间排队等待。
截至2016年底,全市辖区医疗卫生机构总诊疗人次数达4416.26万,其中医院总诊疗人次数为2011.13万。面对如此庞大的诊疗群体,该如何提供高效、便捷、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提高病患的满意度呢?在5月10日召开的2017年南宁市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暨卫生计生工作会议上,今年我市卫生计生领域的一大亮点工作就是市政府把“智慧健康”纳入为民办实事工程。
记者调查发现,在该会议召开前,我市多家医院早已推进“指尖化”建设,众多病患已经尝到了甜头——挂号、看诊、缴费不再用现场排队。当前,有的医院仍在不断探索“互联网+”模式,扩大运用范围,为实现医疗资源共享,实现医疗服务均等化而做出不懈努力。
用手机预约支付,不再用排队
5月16日下午,家住五一路的孕妇罗文芳来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看诊,她特别害怕去医院,因为每次去产检都要排队等很久,现在与以前不同了,自从使用微信公众号预约后,可以到预约的时间再来医院。“今天不是常规产检的日子。只是今早发现不太舒服,立马用手机预约了今天下午的医生,只要按照预约时间提前15分钟到医院相应科室护士分诊台报到就可以了。这样看诊十分方便。”罗文芳说。
“微信公众号上不仅有我之前的检验报告,还能实时显示B超检查排队人数,现在还有2个人排在我前面。待会儿检查结束后,再试试在线支付功能。”罗文芳说,这个微信公众号十分好用,操作也不复杂,动一动手指就能解决现场排队等候的问题。
给罗文芳带来如此便利的是市二医院今年全新推出的微信公众号服务,以微信公众号为基础,将各就医环节的服务“装进”微信,患者只要登记就诊卡信息,用手机就能完成预约挂号、智能导诊、诊间费用支付、检验检查报告查询、离院满意度评价等服务。
市二医院信息科副科长陈丹说:“就像网上购买火车票一样,账号里除了自己,还可以添加亲朋好友的就诊卡信息,可以帮他们预约,这极大地方便家里老人就诊。”
除了医院微信公众号,一些医院还推出APP,方便市民就诊。
白领田女士最近感冒,通过手机提前在南宁市妇幼保健智慧医院“掌上医院”APP挂了号。记者看到,市妇幼“掌上医院”APP的界面分为预约挂号、缴费、检验报告单、用药提醒等8个板块,患者可进行预约挂号、健康管理等操作。
“从就诊到拿药,整个流程大概也就10分钟。”田女士说,“就诊结束后医生如果有开药,‘用药提醒’里有医生开具的药品列表和对应的用药剂量信息,还可以开启闹铃提醒功能,非常人性化。”
如今,“指尖上的医院”在我市各医院开始推行。让数据多跑腿,患者少跑路,真正带来的是便利。
增报销功能有望,工作推进中
挂号、候诊、收费时间长,而医生问诊时间短,被医疗界称为“三长一短”的“看病难”问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除了增设服务窗口,还可以通过打造“指尖上的医院”来缓解。
据市二医院统计,2016年市二医院全年使用微信公众号预约的患者有11775人次,挂号有40881人次,2944人次在线缴费。使用过微信公众号服务的患者表示,医院“指尖化”建设让病人看病排长队现象将一去不复返,希望医院能多开发一些类似医保报销之类的功能。
对此,市妇幼信息科副科长黄德天回应说:“因为涉及医疗和社保两个不同的系统,需要一定的时间进行协调。事实上市内多家医院都已有行动,只是不同机构信息系统的标准和接口不一致,需要双方共同合作,要把医院的接口与人社局的报销接口对接,那么才能实现医保患者的移动就诊。目前,虽然没能完全解决,但工作已在推进中。”
黄德天表示,目前,医院的微信公众号服务或者APP基本涵盖了查询、挂号和支付功能,“互联网+”是未来医院、医疗流程发展的大趋势,发展空间很大。
建远程医疗系统,促资源共享
“互联网+医疗”的发展离不开信息共享。记者了解到,我市将通过打造“互联网+医疗”信息平台,让群众在县乡就能得到城市大型医院专家远程病理诊断,医生也能得到业务指导,增加相互交流的机会,构建以居民全程健康管理为核心的区域协同医疗信息共享平台。
目前,市二医院正在研发远程医疗系统,通过网络技术在医学专家和患者之间形成全新的联络空间,通过高清视频通讯技术,可提供高清远程会诊、远程监护、远程数字资源共享、视频会议、双向转诊及影像、心电、病理远程诊断等服务。患者不用四处奔波,在当地医院就能得到异地专家的会诊,省时又省力。该院正在研发的“掌上远程医疗”是通过移动端和PC端连接基层医院的远程会诊系统,实现随时随地的远程会诊、远程诊断、远程教学、双向转诊等医疗活动。
“目前,远程医疗系统正处在测试阶段,双方医生可通过手机APP进行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远程音视频交流,随时随地利用网络开展临床咨询、病历讨论、影像诊断等医疗活动。”市二医院信息科副科长陈丹说,这套系统不仅能联系国家级、省级医院,还能辐射县、乡镇社区等基层医疗机构,通过远程预约、远程会诊等形式,实现优质资源共享和医疗服务均等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