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医学是“战术”而非“战略”

在宁院士眼中,目前如火如荼的“精准医学”其实是一个非常具有特定内涵的名词。在疾病命名学上的一个新名词,随着人们对疾病的认识越来越深刻,要求医学分类更准确、有效,加之基因组学和其它组学技术的发展,“颠覆”了单凭表象诊断疾病的传统做法,从基因层面来探究疾病成为可能而且愈加重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精准医学”就赋予一个特定的内涵即疾病的基因诊断和靶向治疗,由于基因层面致病机制研究最深入和临床可及的是肿瘤,因而狭义的精准医学主要集中在肿瘤学研究方面。

此后,人们又将“精准医学”的概念进一步泛化,使得精准医学成为一种理念,而非技术进步推动的医学进步。对于这种泛化,宁院士提出了3个反问,“如果把精准作为理念,医生所有的行医行为不皆是追求的精准吗?还有不精准的医生吗?如此,‘医学’与‘精准医学’又有什么差别?”宁院士明确表示,“精准医学是不能够泛化的!”

宁院士认为,医学永远在精准的路上,每一个医生都在力求方法学上的精准。医生需要很清楚地知道在哪些方面应该追求更加精确的方法,这不是一种理念的精确,而是一种方法学的精确。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医生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开展更多更加精细的研究,揭示最精准的机制,然后找到最精准的药物。

总之,为了真正促进医学的发展,“精准医学”不应停留于战略层面,而应落实在战术层面。“精准医学”概念在战略层面的泛化会造成“医学”与“精准医学”没有差别,也模糊了人们努力的方向。泛化的弊病在于精准医学成为一个口号,成为一个没有具体实现策略和方法的目标,因而导致大家对精准医学的质疑。

数字医疗无需逃避而应“拥抱”

“医生现在不接触数字医疗,将来就不会看病了。为什么?因为看病的方式变了。”宁院士回忆起20年前在他所在的瑞金医院,医生都拿着胶片看病;15年前,当院内PACS系统上线时,质疑之声不绝于耳;如今,医生在PACS平台上开展诊疗已经成为常规,不掌握这一技术的医生反而会难以开展诊疗,这就是时代进步促进医疗变革的真实写照。

宁院士预言,不会太长的时间,所有诊疗过程都将变为数字化。不乏有医生担心,数字时代来了,人的价值会下降,甚至被代替,宁院士对此倒很乐观。“数字医疗无法完全替代医生,医生还是医生,只是他使用的工具变了,方法更便捷了。”

这好比医生最初的工具是听诊器,而且是单筒听诊器,后来变成了双头的听诊器,还有B超、心电图、心超等,这些都是从听诊器演变、进化而来的,但没有医生会恐惧这些设备的出现,反而借助它们实现更好的诊疗。数字医疗意味着任何东西都能数字化,只有数字化之后才能被传输和储存,甚至形成统一的标准,这好比为一位聋人配备了一名翻译,让大家能理解他的表达,只是这名翻译采用的核心技术不是手语,而是数字。医生不去直面数字医疗这一新技术,甚至因担心被替代而选择逃避,这种做法万万不可取,融入到数字医疗的大潮中才是正道。

创新:中国就像“茶壶里沸腾的水”

创新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CODHy会议邀请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Ada Yonath举例说道,在电灯发明之前都靠蜡烛来发光,大家觉得只要生产更多的蜡烛就够了,这叫顺势思维。而总有些人不满足于此,于是就有了电,这就是逆向思维。创新正是逆向思维的结果。

宁光院士与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以色列魏茨曼科学研究院教授Ada Yonath握手提到创新性,以色列首屈一指,本次会议邀请了诸多以色列优秀专家来现身说法。“以色列人在生活中遇到疑惑、不满或不如意时会习惯性地思考‘我能够改变它吗’,下一个问题就是‘我怎么去改变它’。这种思维习惯已经深入他们的日常生活中,成就了这个非常贫瘠、物产极不丰硕的地方变为一个创新大国。”反观国内,很多时候我们觉得自己已经很好了。但是,我们越熟视无睹,越忍受,就越发现不了问题。中外反差,令宁光院士感触颇深。

具体到医疗领域的创新现状,中外差距更是巨大。宁院士借用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比喻——茶壶里的沸腾,即一个茶壶里的水烧得都沸腾了,但对这个房间的温度完全没有影响。“中国的医疗创新现在就是个茶壶,我们在茶壶里面,外面根本感受不到我们的沸腾。我们觉得自己已经非常创新了,非常伟大了,现实并不是这样,我们和整个世界的差距太大了,尤其在医疗服务方面。”(原题目:究竟如何看待精准医学?听听宁光院士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