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天津7月7日电 恶性程度高的胆管癌,尤其是肝门部胆管癌,是目前全球消化系统肿瘤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难点。近期,该治疗领域有了突破性进展。我国科学家首创的载药囊泡治疗肿瘤技术对胆管癌治疗表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这将给缺乏有效治疗手段的胆管癌患者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6日晚,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生物医学工程》(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刊发文章,介绍了由天津市南开医院王西墨团队与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黄波团队的这一临床研究成果。
南开医院院长王西墨介绍,胆管位于胆汁引流和肝功能正常运转的关键位置,因为解剖位置特殊和胆管癌肿瘤组织的“外壳”坚硬,胆管癌尤其是肝门部胆管癌患者对放化疗均不敏感,一旦失去根治性手术机会,患者基本“无药可医”。如果形成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病人的死亡率将高达50%。
载药囊泡治疗肿瘤技术是一项基于细胞外囊泡来源的、具有天然特性的创新性肿瘤治疗技术,它将来源于肿瘤细胞的囊泡,与微量的化疗药物结合后,将化疗药物富集于囊泡内,并激活免疫反应,用于恶性肿瘤的治疗。这是一项集生物化疗和免疫治疗为一体的新型抗肿瘤技术。
南开医院肝胆胰外科主任医师张晖说,经过5年的临床探索,约30%的患者通过这一技术的治疗胆道梗阻部分缓解,约有50%患者首次疗程治疗后黄疸症状减轻、肝功能有所恢复,随访患者中生存期最长达到21个月(该类型患者生存期一般在3-6个月),大部分患者饮食状况、生活质量均有所改善,安全性表现良好。
王西墨表示,随着后续样本量的扩大和方案的逐步优化升级,载药囊泡治疗胆管癌技术未来有望成为一线的胆管癌治疗方案,改变当前胆管癌缺乏有效治疗手段的临床格局。
(原标题:我国科学家首创载药囊泡技术治疗胆管癌)